试题难度系数越大越简单。试题难度系数数值越大代表题目越容易,与直观感受相反;其与区分度共同影响试卷质量,且需根据测验目的合理控制难度系数。
- 难度系数与试题难易程度的关系
试题难度系数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重要数据,数值越大意味着题目越简单。当难度系数趋近于 1 时,表明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题目非常简单;若难度系数接近 0,则大部分考生答错,题目极难。例如满分 150 分的试题,考生平均得分 108 分,难度系数为 108÷150 = 0.72,说明题目相对容易。 - 难度系数的计算方式
- 对于单个选择题,常用通过率表示难度,即答对或通过该题目的人数占考生人数的百分比,公式为 P = R / N,P 值越大,难度越小。例如 100 人考试,70 人答对某题,难度系数就是 0.7 。
- 单个非选择题,以考生在该题目上的平均得分除以题目满分来计算,公式为 P = X / W。比如某题满分 10 分,考生平均得 8 分,难度系数为 0.8 。
- 整个试题的难度计算通常用样本平均得分除以试卷总分,公式同样是 P = X / W 。若满分 150 分的试卷,考生平均得分 108 分,难度系数就是 108÷150 = 0.72 。当考生人数较多时,也可将总分最高的 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 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的难度值再求平均值。
- 难度系数的要求与比例分配
就高考而言,试题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题难度在 0.3 - 0.7 之间较好,整卷以 0.5 - 0.6 为**。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 0.7 的试题定为容易题;大于 0.4 小于 0.7 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 0.4 的定为难题。命题时难度通常会按一定比例分配,如 3:6:1 或 3:5:2 。 - 区分度与难度系数的关联
区分度是指考试题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与难度系数不同,它反映的是将不同水平考生区分开来的能力。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若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区分度则低。 且区分度计算常基于高分组(总分最高的 27%考生)和低分组(总分最低的 27%考生)的成绩差异。虽然试题难度系数和区分度没有直接联系,但二者共同影响试卷的鉴别性。 - 对教学和学习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中考难度系数选取题目、开展教学,这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而言,理解难度系数的含义能让其更清晰地认识试题难易程度,调整学习策略。例如,若某知识点对应的题目难度系数低,学生需投入更多精力掌握,以应对难题。
了解试题难度系数的相关知识,无论是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学生的学习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依据难度系数合理出题,学生也要学会根据其判断自身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学习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