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性质、目标、执行主体及作用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定义与性质
-
内部控制 :由管理层及全员实施的系统性流程,旨在通过预防、控制、监督等手段实现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真实及经营目标达成。
-
内部审计 :独立的评估活动,通过系统化方法评价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程序的有效性,为组织增值。
二、目标差异
-
内部控制 :侧重于 风险防控 和 流程优化 ,通过制度设计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目标达成。
-
内部审计 :聚焦于 监督与评价 ,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性,并向管理层提供改进建议。
三、执行主体
-
内部控制 :由 管理层及全体员工 共同参与实施,贯穿业务流程全周期。
-
内部审计 :由 独立审计部门 执行,不参与日常运营但提供客观评估。
四、作用与流程
-
内部控制 :属于 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通过预防性措施降低风险,如审批流程、财务核对等。
-
内部审计 :属于 事后监督 ,通过审查和测试验证控制有效性,如定期检查锁具是否牢固。
五、相互关系
- 内部审计通过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促进其完善;而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审计提供可靠依据,形成相互促进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