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大学既不是一本也不是二本,作为新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采用综合评价录取模式,不参与传统批次划分。以下从5个维度解析其特殊定位:
-
办学性质突破
广东省与港澳合建的创新型高校,聚焦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前沿领域,2021年启动招生时已明确不划分录取批次。 -
招生模式创新
实行"631"综合评价(高考成绩占60%+校测30%+学考10%),2023年物理类录取线超特控线(类似一本线)52分,实际生源质量达双一流水平。 -
培养体系特色
全导师制、跨校区培养(东莞松山湖+滨海湾校区),与华为、大疆等企业共建18个联合实验室,实践课程占比达40%。 -
学历认证标准
毕业生获颁教育部认可的普通本科文凭,在港澳升学时可享受与985高校同等待遇,2024届毕业生QS百强高校深造率达34%。 -
区域发展定位
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建设项目,2025年将建成首批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财政投入已超50亿元。
这种新型高校代表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建议考生关注其每年3月发布的招生简章,通过校测展现科研潜力比纠结批次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