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6月至8月)将是全国雨水最集中的季节,尤其北方地区降水显著偏多,需重点关注黄河流域、海河流域等区域的汛情风险。 南方虽进入传统雨季,但降水分布不均,华南南部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而长江中下游需防范极端强降水。
-
北方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气象预测显示,2025年夏季北方多雨区覆盖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等地,黄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增加,暴雨过程频繁,可能引发较重汛情。这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水汽输送增强密切相关。 -
南方降水呈现“旱涝并存”
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梅雨锋影响,可能出现极端性强降水,而华东南部、华南北部等地降水偏少,存在阶段性气象干旱风险。西南地区北部降水偏多,南部则相对较少,需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调度。 -
春季与秋季降水补充作用
春季(3月至5月)南方部分地区降水略偏多,但华北、西北仍需防范春旱;秋季(9月至11月)北方降水逐渐减少,而华南可能受台风影响出现局地强降雨,需警惕旱涝急转。 -
极端天气与防灾提示
2025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夏季需重点关注北方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以及南方短时强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建议公众及时关注气象预警,提前做好防汛抗旱准备。
2025年降水格局凸显“北涝南旱”趋势,合理利用水利设施、加强灾害监测是应对关键。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都需根据区域特点灵活调整策略,以降低气候异常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