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授队伍以工程实践与科研创新深度融合为特色,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和区域产业服务能力成为核心优势,形成了覆盖采矿工程、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高水平学术梯队。以下从师资结构、科研贡献、教学特色三个维度展开:
1. 师资结构
教授团队中80%具有博士学位,45%拥有海外研修或产学研合作背景,涵盖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省级学科带头人等高端人才。学院实施“双师双能”培养机制,70%的教授具备企业技术顾问或重大项目负责人经历,例如机械工程学科教授团队曾主导开发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获行业技术革新一等奖。
2. 科研贡献
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57项,年均科研经费超3000万元。在能源材料开发、地质灾害预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如2024年环境工程系教授研发的矿井废水净化技术实现产业化,被纳入山西省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学院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128项,技术转化率达31%,直接服务阳泉、晋中等地产业升级。
3. 教学特色
构建“理论-实训-项目”三维教学模式,教授团队主导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12个,开设《智能采矿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等交叉课程。推行“企业命题+教授指导+学生攻关”的课题制,与华阳集团、百度山西AI计算中心等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测评优良率连续五年超90%。
提示:关注学院官网“师资队伍”版块可获取教授研究方向及合作渠道,产业技术需求方可通过科研处对接横向课题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