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份的涨跌并非绝对规律,但历史数据显示其存在季节性特征:一方面受“圣诞行情”等短期情绪驱动,另一方面与政策周期、资金流动等长期因素相关。 典型表现为年末绩优股受青睐,但市场整体涨跌概率接近五五开,且波动幅度通常收窄。
-
季节性现象与市场情绪
12月常因“圣诞行情”被赋予乐观预期,尤其是美股在最后五个交易日和次年1月初上涨概率达70%。这种现象与机构休假、散户主导、年终奖金入市等短期因素相关,但近年数据表明其稳定性下降(如2024年标普500下跌1.72%)。 -
政策与资金流动影响
国内A股12月常聚焦绩优股布局,因年报预期升温。但统计显示,1992-2024年间A股12月上涨概率仅约47%,平均涨幅3%,属于“弱震荡期”。政策窗口(如经济会议)和基金调仓可能导致结构性机会。 -
全球市场的差异性
美股“圣诞效应”更显著,而A股受流动性收紧影响,12月往往成交萎缩。港股则因外资流动加剧波动,如2025年恒生指数12月受美联储政策扰动下跌。
12月**规律本质是多重变量的博弈结果,投资者需结合当年政策、估值及全球环境综合判断,避免单一历史经验误导。稳健策略可关注低估值蓝筹,但需警惕年末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