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中考改革将延续至2026年,核心变化包括计分科目精简至6门、体育分值过渡性增长、校额到校全面覆盖。此次调整旨在减轻学业负担,强化主科能力与综合素质评价,为考生提供更均衡的升学路径。
主要政策变化:
-
科目与分值调整
- 计分科目保留语文、数学、外语(各100分)、物理(80分)、道德与法治(开卷80分)、体育(50分),总分510分。化学、生物等“小四门”改为等级考查,不计入总分。
- 体育分值2026年维持50分(过程性考核20分+现场考试30分),2027年起将逐步提升至70分。
-
招生录取优化
- 普高招生计划持续扩增,优质高中50%名额通过校额到校分配至所有初中,录取线调整为总分84%左右(约430分)。
- 新增自主招生、贯通项目等多元升学通道,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成为关键参考。
-
考试形式创新
- 物理实验操作、道德与法治开卷考试等实践类考核占比提升,侧重应用能力。
- 外语听说机考保留两次机会,体育过程性考核注重日常表现。
总结:2026年政策延续“减量提质”方向,考生需聚焦主科深度学习,兼顾体育与综合素质,同时关注目标校的等级科目隐性要求。合理规划升学路径,避免因政策过渡期信息偏差影响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