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纪念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的日子。
1. 南京大屠杀的背景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随后在城区及附近地区实施了长达40多天的大屠杀,造成了30万无辜平民和战俘的惨烈死亡。这场暴行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2.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为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2014年2月2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举措旨在铭记历史、缅怀遇难者,同时警示世人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3. 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设立国家公祭日不仅是对遇难者的深切悼念,也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呼吁。它提醒人们勿忘国耻,珍视和平,反对战争,同时捍卫人类尊严,展现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总结
12月13日作为国家公祭日,承载着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深切缅怀,也寄托着对和平未来的期许。这一纪念日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史为鉴,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