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编号规则因考试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主要考试类型的编码规则
一、高考准考证号规则
-
组成结构
-
G+身份证号 (有身份证):G开头,后接18位身份证号
-
J+自定义编码 :J开头,由6位地区码+8位出生日期+3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组成
-
-
编码规则
-
前两位为年度代码(如2025年为25)
-
第3-4位为省市代码
-
第5-8位为县市区代码
-
第9位为考试类别代码(如高起本G、专升本Z)
-
后续位数为考生顺序号
-
二、中考准考证号规则
-
组成结构
-
9位数字 :
-
前3位:学校代码
-
第4-5位:班级代号
-
第6-7位:考场顺序号(随机)
-
第8-9位:座位顺序号(随机)
-
-
-
编码规则
- 通过学校、班级、考场和座位顺序组合生成,确保唯一性
三、考研准考证号规则
-
组成结构
-
15位数字 :
-
1-5位:报考院校代码
-
第6位:考试年份(如2025年为5)
-
第7位:考试方式代码(如21代表统考)
-
8-10位:学院代码
-
11-15位:随机码
-
-
-
编码规则
- 前5位区分高校,第6位年份,第7位考试方式,8-10位学院,最后5位系统随机生成
四、其他考试类型
-
公务员考试 :前三位报考部门,第四位类别(省以上1、地市2),第五-六位省份代码,第七位考点代码,第八-九位考场号,第十-十一位座位号
-
中考 :2位学校代码+2位班级代号+2位考场顺序号+2位座位顺序号
注意 :具体规则以各考试机构官方通知为准,建议通过教育考试院或学校教务处查询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