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级经济师评审新规定聚焦学历资历、实践业绩、学术成果与继续教育四大核心维度,明确要求申报者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显著的行业贡献及持续学习能力。亮点包括:跨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扩大、继续教育学时硬性化、业绩成果量化要求提升,以及论文查重与原创性审查趋严。
-
学历与资历门槛细化
博士学位需中级职称后从业满2年,硕士/本科需满5年,专科需满10年。部分省份对基层工作者放宽年限,如山东允许25年基层经历者降低学历要求。会计、统计等中级资格可对应经济师职称,房地产估价师等职业资格也可互认。 -
能力与业绩量化考核
需提供至少3项代表性成果,如主导重大经济项目、政策制定被采纳或实现显著效益。部分省份要求获市级以上奖励或参与省市级课题,突出“解决复杂问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能力。 -
学术成果质量把控升级
核心期刊或CSSCI论文1篇以上,或出版2万字以上专著。多地强调论文与岗位关联性,需结合财税、金融等实际案例,且查重率严控。调研报告或替代论文需经权威认证。 -
继续教育成为硬指标
2025年起需在评审前3年内完成120学时(部分省份要求5年450学时),涵盖经济理论、数字化转型等前沿领域。未达标者直接取消参评资格。 -
评审流程透明化与特殊政策
全程线上化,部分地区增设答辩环节。破格通道覆盖省部级奖项获得者、援疆援藏人员等,可突破学历或年限限制。
提示: 各省细则差异较大,建议提前查询属地政策,重点准备业绩证明与学术成果,避免材料造假或学术不端。评审更注重“实效性”,需突出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影响力与创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