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产业升级、人才支撑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需要从组织、产业、人才等多方面入手,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创新模式并强化管理。以下是具体路径: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
-
党建考核机制
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村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和基层党建考核的硬指标,通过奖优罚劣机制激励村干部积极作为。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党员的智慧和资源优势,建立党员建言献策机制,形成群策群力的发展氛围。
二、推动产业升级与特色发展
-
资源整合与规划
深挖本地“土、特、产”资源,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例如:
-
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油茶种植(如大里村1500亩荒山种植油茶)、茶园、养殖等产业,实现农业多元化。
-
特色产业培育 :结合亲子游、采摘体验等,打造“一村一特”经济模式,如南源乡通过农业旅游推动一二产业融合。
-
-
产业链延伸
通过股份合作、混合经营等方式,整合农、林、畜牧等产业资金,吸引战略合作者共同开发,实现稳定增收。例如:
-
资金撬动模式 :整合村集体资金投入企业或合作社,按股金量化收益。
-
旅游与农业结合 :建设生态农庄、休闲度假基地,带动农家自留地种植养殖,形成产业链闭环。
-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本土人才培养
通过技能培训、田间课堂等方式提升村干部的经营管理能力,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聘请专业经理人管理集体资产。
-
外部资源引入
积极引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阳光工程”提供技能培训,每年带回资金超350万元。同时吸引外资、企业投资,探索合作项目。
四、完善管理与监督机制
-
规范运营
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台账,规范资金使用和财务审计,确保集体经济“有章理事”。
-
激励机制
将集体经济收益与村干部绩效挂钩,合理分配奖励,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
五、创新经济模式与技术应用
-
新经济模式探索
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等新业态,结合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例如:
-
智慧农业 :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种植环境,实现精准管理。
-
旅游品牌化 :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
-
组织保障强化
细化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建立项目审批、财务监督等机制,形成责任倒追的落实体系。
通过以上措施,村委可有效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规范运营,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