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心理健康日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倡导"我爱我"的自我关怀理念,通过系列科普活动帮助人们认识心理问题、掌握调节方法。 该日期取自"5.25"谐音"我爱我",2004年起由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发起,现已成为全国性心理健康宣传品牌。
-
核心内涵
- 强调"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通过心理测评、团体辅导等形式传播"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悦纳自己"的价值观
- 重点关注青少年群体,针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典型问题设计主题讲座和互动游戏
- 突破"心理问题=疾病"的认知误区,普及"心理亚健康"的早期干预概念
-
发展历程
-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首创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后经共青团中央推广至全国
- 2012年起纳入卫健委"心理健康宣传周"体系,与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形成年度双节点
- 2020年后线上咨询、AI心理助手等数字化服务成为活动新载体
-
特色活动形式
- 校园场景:心理剧展演、树洞信箱、正念训练工作坊
- 社区场景:家庭沟通沙龙、压力管理课程、公益心理咨询
- 企业场景:EAP员工帮助计划、职业倦怠防治培训
心理健康素养提升需要持续行动,525活动只是起点。当发现情绪持续低落、社会功能受损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日常可通过冥想日记、运动社交等方式维护心理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