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模拟报考中,大学代码及专业代码的填报规则如下:
一、大学代码
-
定义与结构
大学代码是教育部为高校分配的唯一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高校,通常为4位或6位数字。部分高校可能使用独立代码(如中外合作办学)。
-
注意事项
-
不同省份可能对同一高校的代码有细微调整,需以本省考试院公布的代码为准。
-
同一高校可能有多个代码,用于区分不同校区或招生类型。
-
二、专业代码
-
定义与结构
专业代码是高校内部用于标识具体专业的数字编号,通常为2-6位数字。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为0809(6位),部分省份可能简化为2位(如101)。
-
注意事项
-
同一专业在不同高校的代码可能不同,需以目标高校招生计划为准。
-
部分专业名称相似但代码不同,可能分属不同学科门类(如理学、工学)。
-
三、填报逻辑
-
组合要求 :填报时需同时填写大学代码、专业组代码和专业代码,三者缺一不可。
-
专业组代码 :高校将专业按选科要求、培养方向等划分为不同组,每个组对应一组数字代码(如陕西为3位)。
四、获取方式
-
代码通常包含在高校招生简章、招生计划表或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的文件中。
-
建议通过目标高校官网或官方渠道查询最新代码,避免因信息误差影响志愿填报。
总结 :填报时需严格对照招生计划中的代码,注意区分高校、专业组及具体专业,确保信息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