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专业时一本和二本的区别已经取消,现在实行本科批次合并政策。自2014年国务院启动高考改革以来,全国各省份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截至2025年,绝大多数地区已不再区分一本、二本,改为统一本科批次招生。以下是具体变化和注意事项:
-
批次合并时间线
2017年上海、浙江率先取消一本二本划分;2020年北京、天津等8省市跟进;2022年河北、福建等省份完成合并。目前仅少数地区保留本科分段(如西藏),但主流趋势是统一为本科批。 -
志愿填报新规则
- 院校专业组模式:考生按"院校+专业组"填报志愿,每个专业组可包含不同层次专业
- 平行志愿数量增加:多数省份允许填报40-80个志愿单位,滑档风险降低
- 分数线统一:原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共用同一本科控制线,但各校实际录取分仍存在差异
-
选择专业的核心要素
- 关注院校专业实力:参考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如A+级专业)
- 注意特殊招生要求:部分专业仍设单科成绩、体检等限制条件
- 提前了解培养方案:同类专业在不同院校可能有不同培养方向(如人工智能专业在工科院校侧重硬件,在综合院校侧重算法)
-
常见误区提醒
- 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同批招生,但学费差异显著
- 部分原"二本院校"的优势专业录取分可能超过"双一流"院校冷门专业
- 提前批(如军校、公费师范生)仍单独设置志愿批次
当前高考志愿填报更强调专业优先原则,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兴趣、职业规划以及院校专业的具体培养方案综合决策。可充分利用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的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通过近三年录取位次数据精准定位合适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