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月份对应的五行遵循“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季末月属土”的规律,具体分配为:农历正月(寅)属木带火、二月(卯)属木、三月(辰)属土带水;四月(巳)和五月(午)属火;六月(未)属土带火;七月(申)属金带水、八月(酉)属金;九月(戌)属土带火;十月(亥)和十一月(子)属水;十二月(丑)属土带水。
- 春季(正月至三月):木气主导,象征生长与勃发。正月寅木含火性,二月卯木纯净,三月辰土蓄水,体现冬春过渡的湿润。
- 夏季(四月至六月):火气旺盛,四月巳火与五月午火代表极致阳热,六月未土藏火,为夏秋交接的稳定力量。
- 秋季(七月至九月):金气收敛,七月申金携水汽,八月酉金纯粹,九月戌土含火,反映秋燥与蓄能。
- 冬季(十月至十二月):水气当令,十月亥水与十一月子水象征寒凝,十二月丑土含水,为冬春交替的潜藏期。
提示:五行分配结合节气变化,如“土月”分散于四季末月,平衡过渡。实际应用中需参考农历与节气,避免混淆阳历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