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冬季的降雪量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总体表现为北方多雪、南方局部偏多但整体偏少的特点。例如山东部分地区暴雪频发,单次过程降雪量达10.3毫米,而河北中部降雪量较常年偏少32%,四川阿坝等高原地区则维持30-40毫米的高降雪量。
-
北方暴雪频繁,积雪深度破纪录
山东2024年冬季经历四次强降雪,其中2月20-22日全省平均降雪量10.3毫米,青岛即墨积雪深度达12厘米;内蒙古中部单次降雪量超5毫米,黑龙江鹤岗11月降雪量40.7毫米打破历史纪录,积雪深度达30厘米。北方多地因冷空气与水汽叠加,形成持续性暴雪天气。 -
中部地区降雪锐减,冷空气路径异常
河北中部降雪量较常年偏少32%,石家庄市区仅0.9毫米(偏少85%)。气象分析表明,冷空气势力弱且路径偏北,导致水汽难以深入中部,仅坝上及南部降雪量正常或偏多,如张家口沽源县降雪量达12.9毫米。 -
南方降雪集中在高海拔区域
四川阿坝、雅安等高原地区降雪量30-40毫米,成都周边为10-15毫米,宜宾等低海拔区域不足15毫米。南方降雪依赖地形抬升与水汽输送,如成都天台山、彭州宝山等景区因海拔优势形成稳定积雪。 -
极端天气与气候波动影响显著
东北部分地区单日降雪量超40毫米,而北京初雪量少且融化快,反映冬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西藏南部局部暴雪(10-15毫米)与新疆北疆中到大雪(5-8毫米)进一步体现极端天气的偶发性。
建议公众关注本地气象预警,北方需防范暴雪引发的交通中断,南方高海拔景区赏雪时注意安全。气候变化背景下,冬季降雪的波动性可能进一步加剧,需结合实时数据调整出行与防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