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国内焦煤价格延续下行趋势,主产区低硫主焦煤现货价已跌至1750元/吨左右,创2023年7月以来新低。当前价格走弱主要受供需矛盾加剧、钢材需求疲软及进口煤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煤矿甚至陷入亏损状态。
从供需格局来看,焦煤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 供应端:国内炼焦煤产量虽边际恢复,但主产区山西、内蒙古受环保限产影响,民营煤矿开工率不足50%。进口煤增量显著,2024年上半年炼焦煤进口同比增长27%,蒙煤通关量持续高位。
- 需求端:下游钢厂因钢材销售不畅,普遍采用低库存策略,焦化厂利润压缩至每吨仅5元左右。焦炭价格年内多次下调,进一步向煤价传导压力。
价格波动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 产业链传导压力:焦煤-焦炭-钢材的利润分配失衡,焦化企业通过减少入炉煤采购量倒逼煤价下调;
- 国际联动效应: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提升,导致海外焦煤需求下降,进口低价煤对国内市场形成压制;
- 政策调控:煤矿智能化改造加速(2025年全国建成超180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但短期环保限产仍制约产能释放。
未来需重点关注:
- 主产区煤矿减产力度与进口煤政策变化;
- 钢材终端需求能否随基建投资回暖而改善;
- 焦煤与动力煤价差修复带来的配煤需求调整。当前市场情绪偏悲观,建议企业加强成本管控并灵活运用期货工具对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