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山西高考实行 平行志愿 制度,具体特点如下:
一、基本原则
-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考生按高考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后,依次匹配平行志愿院校。若某院校出现招生计划缺额,系统将按顺序检索后续志愿并投档。
-
分科类投档
文史类考生以历史科目为依据,理工类考生以物理科目为依据,分别进行投档。
二、志愿设置与批次
-
志愿结构
-
提前批 (如艺术、体育、专项生等):设置1个第一志愿、1个第二志愿,每校6个专业志愿及“是否同意专业调剂”选项。
-
本科批 :设置1个第一志愿、1个第二志愿、1个第三志愿,每校同样为6个专业志愿及调剂选项。
-
专科批 :采用传统志愿模式,按“第一志愿+平行参考志愿”设置。
-
-
平行志愿的院校数量
考生可填报A、B、C、D、E、F等6个平行志愿院校,但需注意:
-
第一批本科A、B类院校仅设置8个平行志愿;
-
其他批次及科类可设置更多志愿(如本科B段8个,普通本科批8个等)。
-
三、改革意义
-
增加录取机会 :考生可通过“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优化志愿组合;
-
促进高校竞争 :高校需提升教学质量和专业实力以吸引考生,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
降低志愿风险 :减少因志愿填报失误导致的退档现象,提高录取满意度。
四、改革效果
自2019年实施以来,山西高考平行志愿制度有效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优化了录取结构,但部分考生仍需结合自身分数与兴趣综合考量志愿填报策略。
以上信息综合了山西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官方文件及近年政策调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