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时选择本省大学与外省大学存在多方面区别,本省大学招生名额多、录取分数可能较低,回家方便;外省大学利于锻炼独立能力、拓展视野,但可能有异地高考政策影响录取分数。
- 录取分数情况:一般本省的大学比外省的分数线低,不过学校自身也对录取分数有影响。录取分数线由学校自行决定,而附加资格线、省控制线、放档线由省招生划线,且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录取分数也不同。例如成绩相同的两个学生报考同一所大学,报热门专业的A学生可能不被录取,报冷门专业的B学生可能被录取。同时异地高考生与本地高考生录取分数线在高考报考、考试及录取与本地考生一样的情况下是一样的,但各省市自治区会根据本省高考分数、排位划投档分数线,有的大学会适当照顾本地生源。
- 招生名额与机会:本省的学校在本省招生多(省属高校,部属高校如中科大等例外),招生多导致分数低,而外省高校招生少,分数稍高。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上海是二流的二本,但在一些中西部省份,分数已超过一本线。外省上学在本地就业时,本省大学学生因熟人多在本地就业有优势,本省大学生一般都会选择留在本地工作,身边的熟人会比较多,就业上的机会也更多。
- 文化与环境体验: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省份的学生进入大学,每个省份的文化氛围、适应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会影响大学生对大学的认知、情感和适应;生活环境上,不同省份的城市环境、交通条件、饮食条件和住房条件等差异大,会影响学习、个人兴趣和专业选择;交流圈与人际方面,进入大学后与不同省份同龄人交流机会不同,交流圈不同会大学时光体验不同,人脉资源也会不同,外省毕业生跨区域就业需要靠自己能力与人脉获取资源。
- 经济成本差异:如果报考较远地区学校,来回的交通费贵,有时还买不到卧铺,只能硬座甚至站票,本省上大学像五一、十一小长假可以回家,减少路费开支,经济成本方面本省上大学在路费上更经济。
- 录取批次及相关关系:大学招生分批录取,有提前录取(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等)、第一批录取(全国重点本科院校等)、第二批录取(一般本科院校)、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高考报外地学校的分数线按本地算,即考生想上某类大学必须先过本省对应的分数线,高考录取分数线对本省和外省学生不一样,高考是分省招生,各省根据自身考情划定录取分数线,因教学水平、用考卷、考试内容有差别。
高考报名时选择本省还是外省大学,各有优劣,考生和家长要结合自身情况、发展需求等全面考量,谨慎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