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取消中考的传闻不属实,但全国多地正推进中考改革,核心方向是“减负+多元评价”,包括减少计分科目、强化综合素质考核等。目前教育部已明确辟谣“取消中考”,改革重点在于优化考试制度而非废除,例如北京、西安等地将生物、地理等科目调整为考查科目,深圳则增加实验操作和体育过程性评价分值。
分点论述:
-
政策定位: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评价和高中招生依据的地位不变,但选拔方式从“唯分数”转向“学业水平+综合素质”结合。例如山东推行“分类招生”,学生可根据特长选择普通高中、特色高中或优质中职。
-
科目调整:多地缩减计分科目以减轻负担。北京2026年起仅计6科(语数英+物理+道法+体育),长沙取消生物、地理计分,但保留为毕业参考指标,防止“不考不教”。
-
评价创新:体育分值普遍提高且纳入日常考核,如深圳体育总分50分含14分过程性评价;道德与法治科目多地改为开卷考,侧重应用能力而非死记硬背。
-
资源扩容:通过扩建普高、职普融通班等方式增加学位,如广州试点综合高中,允许学生高一后调整升学路径,缓解“普职分流”焦虑。
总结提示:中考改革是系统性优化而非取消,家长需关注本地政策细则,平衡学科基础与素质培养,尤其重视实验操作、体育健康等新增考核维度,避免被不实传闻误导备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