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多数省份已取消本科一批、二批的划分,统一合并为“本科普通批”,这是国家深化高考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改革后,考生志愿选择范围更广,高校竞争更趋公平,但同时也对志愿填报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
政策背景与全国进展
自2014年国务院提出“逐步取消录取批次”以来,北京、广东等地率先试点合并本科批次。截至2025年,包括河南、四川在内的31个省份(除新疆、西藏外)已全面实施新高考政策,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单一本科批,部分省份进一步细分为A、B段以优化录取流程。 -
核心变化与影响
- 考生层面:志愿填报数量大幅增加(如四川可填45-96个“专业+院校”组合),但原一本线附近的考生需重新定位目标院校,避免因数据参考失效导致滑档风险。
- 高校层面:淡化“一本标签”后,原二本院校的特色专业(如临床医学、人工智能)获得与重点高校同台竞争的机会,倒逼高校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
志愿填报新策略
合并批次后,建议考生:- 梯度填报:按“冲稳保”原则分配志愿,优先选择心仪专业而非院校头衔;
- 数据活用:参考往年院校专业组最低投档线,结合“一分一段表”精准定位;
- 规避风险:慎选“不服从调剂”,避免直接滑档至专科批。
-
社会意义与长期趋势
改革旨在打破学历歧视,推动社会从“看批次”转向“看专业能力”。未来,高校竞争将更依赖学科特色与就业口碑,考生也需更早规划职业路径,而非仅追逐“名校光环”。
提示:考生和家长应密切关注本省考试院发布的《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参加模拟志愿填报培训,以适应新规则下的升学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