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金砖国家已召开16次领导人正式会晤,合作机制从经济议题扩展到政治、安全、人文等多领域,最新一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合作与货币结算去美元化。
核心发展历程
-
首次峰会(2009年)
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四国(中俄印巴)升级为领导人级对话,确立“金砖”品牌。 -
扩容与机制化(2011-2013)
南非加入形成“BRICS”,设立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推动金融体系改革。 -
多边化转型(2017-2022)
厦门峰会提出“金砖+”模式,吸引新兴国家参与;北京峰会发布《人工智能伦理声明》。 -
第16次峰会(2025年)
重点推进成员国间本币结算、科技联合研发,并讨论吸纳新成员的标准。
当前影响力
- 经济规模:占全球GDP比重超25%,贸易额增速高于G7国家。
- 创新合作:建立疫苗研发中心、卫星星座计划,减少对西方技术依赖。
未来,金砖国家或进一步扩大成员,推动国际秩序多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