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支一扶考试以《职业能力测验》为核心科目,题型均为客观单选题,满分100分,涵盖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五大模块。其中,言语理解(30题)和判断推理(35题)分值占比最高,需重点攻克高频成语、图形规律等技巧;资料分析(15题)侧重速算能力,掌握增长率计算可大幅提分;常识判断(10题)聚焦四川时政与省情,突击背诵效率更高;数量关系(10题)难度中等,优先把握工程问题等基础题型。
- 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片段阅读为主,需积累近义词辨析和快速抓取主旨的能力。例如,高频成语“因地制宜”“未雨绸缪”常出现在选项中。
-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考察对称性、笔画数等规律;逻辑判断需掌握“削弱/加强论点”类题型;类比推理注意词语逻辑关系(如“医生:医院→教师:学校”)。
- 资料分析:材料多为统计图表,重点练习截位速算和比重计算,避免复杂公式推导。例如,通过“现期量÷基期量−1”快速求解增长率。
-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题需熟练使用代入排除法,高频考点包括工程问题、排列组合及利润计算。
- 常识判断:聚焦四川省情(如“三星堆文化”“成渝经济圈”)、近一年时政(如乡村振兴政策)及基础法律常识。
备考策略:优先强化言语、资料分析等易提分模块,数量关系可适当放弃难题;常识判断利用碎片时间背诵,结合真题模拟训练时间分配。考试时间紧(120分钟/100题),需养成快速跳题习惯,确保基础题得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