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是否设置专业级差取决于高校的具体招生政策。 部分高校在平行志愿模式下仍保留专业级差规则,即非第一专业志愿录取时会扣减一定分数;而多数新高考改革省份采用“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模式,此类模式下通常不设专业级差,直接按分数优先原则分配专业。关键点在于:高校招生章程是判断专业级差的唯一依据,考生需针对性查阅目标院校政策。
平行志愿与专业级差的关系需从三方面理解:
- 传统平行志愿院校组模式:若高校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标注专业级差(如“3、1、0、0”),则考生第二、三志愿需扣减相应分数参与专业排序。例如,某考生第一志愿未录取时,第二志愿需先减3分再与其他考生竞争。
- 新高考专业平行志愿模式: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志愿单元(如浙江、山东等地),每个专业志愿独立投档,不存在跨专业扣分,因此无专业级差。
- 动态调整趋势:近年越来越多高校取消专业级差,改为“分数优先”原则,但仍有少数院校保留此规则。例如2024年四川农业大学、集美大学等仍设置不同级差分值。
填报建议:考生应优先查阅目标院校当年招生章程,确认专业分配规则;若存在级差,需合理梯度填报专业志愿,避免因扣分导致滑档。新高考省份考生可更自由地按兴趣排序专业,无需担忧级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