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报考后,考生电子档案会经历六种核心状态,直接决定录取结果:自由可投、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退档、预录取和录取。其中,“自由可投”可能意味着滑档或批次未开始,需警惕征集志愿机会;“院校在阅”和“预录取”是录取的关键过渡阶段,而最终“录取”状态才是成功上岸的标志。
- 自由可投:分三种情况——批次未开始、成绩未达投档线(滑档)或被退档。若批次已结束仍显示此状态,需立即关注征集志愿,争取补录机会。
- 已经投档:档案已送至高校,但未开始审核。此时服从调剂可大幅提升录取概率,但仍需持续关注状态变化。
- 院校在阅:高校正在审核档案,结合成绩、专业志愿和身体条件等综合筛选。多数考生在此阶段安全,但仍有少量因不服从调剂等原因被退档。
- 预退档/预录取:高校初步决定退档或拟录取,需省级招办最终审核。若显示“预退档”,应第一时间联系院校争取调剂或补救。
- 录取:经审核通过后,状态锁定为“录取”,考生可安心等待通知书。需保持通讯畅通,避免错过物流信息。
提示:不同省份可能简化状态类型(如仅显示自由可投、已投档、录取),但核心逻辑一致。考生需每日查询系统,尤其注意批次时间节点,避免因状态更新延迟而误判。保持冷静,及时应对异常状态,方能稳握升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