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化学合格考的核心知识点包括:物质的量计算(贯穿所有计算题)、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必考方程式书写)、元素周期律应用(主族元素性质递变)、化学平衡移动(勒夏特列原理)、电解质溶液(pH计算与盐类水解)。以下是分点详解:
-
物质的量计算
- 掌握公式:n=m/M=N/NA=cV,尤其注意单位换算(如mL与L)。
- 典型题型:气体摩尔体积(标况下22.4 L/mol)、溶液稀释计算(c1V1=c2V2)。
-
氧化还原反应
- 配平步骤:标变价→算得失电子数→找最小公倍数→补平其他物质(H₂O/H⁺/OH⁻)。
- 高频反应:金属与酸(如Zn+H₂SO₄)、KMnO₄氧化体系(酸性条件下生成Mn²⁺)。
-
元素周期律
- 主族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如Na→Cl),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如F→I)。
- 推断题关键:原子半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
化学平衡
- 影响因素:浓度(增加反应物→正向移动)、温度(吸热反应升温→正向移动)、压强(气体反应缩体方向优先)。
- 平衡常数K:仅与温度相关,计算时注意纯固体/液体不代入表达式。
-
电解质溶液
- pH计算:强酸/强碱直接套用-lgc(H⁺)或14+lgc(OH⁻),弱酸需用近似公式(如醋酸pH≈½(pKa-lgc))。
- 盐类水解:显酸性的盐(如NH₄Cl)、显碱性的盐(如Na₂CO₃)。
提示:实验操作(如滴定、气体收集)和有机基础(烷烯炔命名)也需重点复习,建议结合历年真题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