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二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填仓节(又称天仓节),核心寓意是祈愿五谷丰登、粮仓满盈,同时这一天也被称为龙凤日,象征吉祥富贵。关键习俗包括画粮囤、祭仓神、吃特定食物,部分地区还流传“老鼠嫁女”等趣味风俗。
-
填仓节的起源与传说
相传源于纪念一位舍身开仓济民的古代仓官,后人以草木灰画囤、添粮祭奠,表达对丰收的期盼。宋代文献《东京梦华录》已有相关记载,清代更发展为“填仓三不空”(米缸、水缸、钱袋需填满)的习俗。 -
主要民俗活动
- 画囤祈福:用草木灰在院内画出粮囤形状,放入五谷,寓意“仓廪实”。
- 祭祀仓神:焚香点灯供奉仓廪神,祈求风调雨顺。
- 饮食讲究:必吃米饭、饺子(天津称“填仓”)、杂面汤,部分地区喝鱼汤犒劳“护粮猫”。
-
龙凤日的附加寓意
此日出生孩童被认为“天命富贵”,家长会给孩子佩戴彩布秸秆串成的“龙尾”,沿海渔民则祭船祈求出海平安。 -
禁忌与讲究
- 忌动针线(防刺伤“龙凤目”)、米缸见底(象征断粮)。
- 不借钱、不争吵,以保全年财气。
如今,填仓节的传统虽简化,但其承载的农耕文化智慧与朴素生活愿景仍值得传承。不妨在这一天为家中添置米粮,或与家人共享一顿寓意吉祥的饭菜,延续这份千年民俗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