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会记录用户搜索行为,包括搜索历史、浏览数据甚至硬件信息,但不同信息源对其隐私政策的描述存在矛盾。部分报道称其数据收集范围涵盖IP地址、输入内容等敏感信息,而官方声明则强调“隐私优先”原则,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判断风险。
- 数据收集范围:根据隐私政策披露,DeepSeek可能记录搜索关键词、上传文件、设备信息(如IP、机型)及交互行为(如按键节奏),部分服务甚至保留身份证明文件。但通过本地化部署的模型(如开源版本)可避免在线数据收集。
- 存储与用途:收集的数据存储于中国境内服务器,可能用于算法优化、广告投放或与第三方共享。企业团队也可访问数据以提供技术支持。
- 隐私保护措施:官方称采用加密技术,允许用户删除历史记录,且网页版提供无痕模式。但数据泄露风险仍存在,尤其涉及敏感内容时。
- 矛盾点分析:早期宣传强调“不跟踪用户活动”,而新版政策显示其收集维度显著扩展,可能与业务模式变更有关。
建议用户查阅最新隐私政策,优先使用本地化版本或启用隐私保护功能,重要操作避免依赖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