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存在窒息、中毒、爆炸等致命风险,必须通过 气体检测、隔离防护、应急预案 三大核心措施进行风险评估。这类环境通常通风不良且存在危险物质积聚,需系统化识别危害并制定控制方案。
主要风险因素
-
气体危害
缺氧(氧气浓度<19.5%)、有毒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或可燃气体(甲烷等)是常见致死原因。作业前需使用复合式气体检测仪连续监测,确保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
物理危险
狭窄空间易引发机械伤害、坍塌或淹溺。需检查结构稳定性,清除杂物,必要时设置支撑装置。 -
作业管理漏洞
未经许可进入、通讯中断或救援准备不足会放大风险。必须实施“作业票”制度,配备监护人员与应急设备(如呼吸器、救生绳)。
风险评估步骤
- 事前勘察:明确空间类型(储罐、管道等)及历史作业数据。
- 动态监测:作业中每15-30分钟复测气体浓度。
- 应急备案:制定撤离路线并演练救援程序,确保30秒内可响应。
总结提示
“先检测、后作业”是铁律,任何异常立即终止操作。企业应定期培训作业人员,更新风险评估模板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