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的产品图能否申请专利?核心结论是:若产品图完全由AI自主生成则无法申请专利,但若人类设计师通过调整参数、筛选结果等创造性干预,形成具有新颖性的设计,则可申请外观专利。
-
法律基础与现状
全球主要国家的专利法均要求发明人必须是自然人,AI仅作为工具存在。例如,中国《专利审查指南》明确AI生成内容需体现“人类智力贡献”,美国版权局也多次驳回AI作为发明人的申请。 -
创造性干预是关键
单纯由AI生成的图像可能被视为“智力活动规则”而被排除。但人类通过以下操作可满足专利要求:- 设定具体设计目标(如“未来感水杯轮廓”);
- 多次调整关键词、光影参数;
- 从生成结果中选择并二次加工(如修改线条比例)。
-
外观专利的特殊性
外观专利保护的是产品“可视化的独特设计”,需满足:- 新颖性:与现有设计显著不同;
- 工业适用性:可批量生产。AI辅助设计若符合这两点,即使工具参与,仍可授权。
-
风险与合规建议
- 数据合法性:确保训练AI的素材不侵犯他人版权;
- 权属约定:部分AI平台默认版权归己方,商用前需审查协议;
- 证据保存:保留操作日志、分层文件以证明人类贡献。
总结:AI是高效的设计助手,但专利权的核心仍在人类创造力。建议将AI纳入设计流程而非完全依赖,并提前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