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费师范生报名条件涵盖基本要求、资格证明、协议义务及健康状况等,不同地区和招生类型存在细微差异,关键亮点包括“6所部属师范院校限制”“师范生协议约束”“多类证书要求”。
-
基本招生对象
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的2023届公费师范毕业生为招生主体,部分地方政策(如淄博)扩展至符合跨省就业规定的外省生源,其他省份(如重庆)则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定向培养专科层次公费师范生。 -
报名资格证明
所有考生需提供毕业证、学位证及相应教师资格证(济南、南明区等要求上传至报名系统,可暂时提供学校证明及承诺),且专业须与岗位要求一致(如南明区强调跨学科报名需适配)。重庆学前教育方向定向生需为本市户籍并参加当地中考。 -
协议与就业约束
各省公费师范生须在入学前与教育部门签订服务协议,例如淄博要求签约《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明确规定毕业后至少服务6年,违约需承担法律责任。部分跨省定向生(如山东)需承诺最低服务年限。 -
健康与品德审查
考生须心理健康并通过传染病筛查(红谷滩区专项排除影响岗位的疾病),同时无犯罪记录(济南、淄博等地列明刑事处罚或党纪处分禁报情形),重庆政策额外强调“思想政治考核优秀”作为优先条件。 -
报名方式与时间
多数省份采取线上报名(南昌通过南昌人才网提交材料、淄博邮件发送简历)。时间集中于2022年末至2023年4月,其中济南普通批次报名至高考志愿填报截止,南明区开放常年滚动申请但试教动态通知。
公费师范生报名审核贯穿全程,需严格遵循教育部门细则,未及时提交证明文件或条件不符者将取消资格。建议考生提前确认协议条款及岗位匹配度,确保符合地域及专业硬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