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要求明确:招生计划980人,高考成绩需全省前8%,综合成绩由高考(85%)、面试(10%)和学考(5%)构成,选拔学科特长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浙江考生。报名时间为5月10日至17日,6月中旬面试,中外合作专业学费16万元/学年,部分荣誉项目可获双学位。
招生对象需满足三项核心条件:一是符合浙江省高考报名资格且高中学考全部合格;二是高考成绩位列全省前8%(约627分以上参考往年);三是专业意向明确,需提交个人陈述和获奖证明(非必需)。选考科目需匹配专业要求,如人工智能限选物理,医学类需物理+化学/生物组合。
招生流程分四步推进:首先在线提交申请表、个人陈述等材料;其次通过初审后按1:6比例入围面试;接着6月中旬参加专业面试,末位同分者同入围;最后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总分相同则依次比较面试、高考单科成绩。中外合作专业录取后不可转至非中外合作项目。
五大变化需重点关注:一是新增信息安全、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取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灵班);二是个人陈述取消手写要求;三是录取同分时优先参考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四是物理学等专业取消“前3名直通求是班”政策;五是农业工程等6个专业扩招,教育学等4个专业缩招。
考生需注意三大关键节点:5月27日前查询初审结果并完成考试院系统确认;6月10日后打印面试准考证;中外合作专业需提前规划高额学费。面试侧重专业认知与创新潜力,建议结合报考专业准备学科前沿案例。未被录取者可正常参与后续批次投档,但录取后放弃将影响诚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