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是指导从业者专业行为的核心准则,核心包括服务至上、尊重人权、社会正义、诚信负责、专业能力五大原则。这些规范确保社工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平衡多方利益,维护服务对象的尊严与权益,同时推动社会公平。
-
服务至上:将服务对象的利益置于首位,优先满足弱势群体需求,避免因个人偏见或利益冲突影响判断。例如在资源分配时坚持公平透明,确保援助到达最需要的人手中。
-
尊重人权:无论服务对象的背景、信仰或处境,均保障其自主权与隐私权。如未经允许不得泄露个案信息,在涉及未成年人或失能者时需依法代理决策。
-
践行社会正义:主动挑战歧视性政策或制度,倡导资源再分配。社工需通过社区教育、政策提案等方式减少系统性不平等,例如推动残障人士无障碍设施建设。
-
诚信与问责:保持言行一致,如实记录服务过程并接受监督。若发现同事违规(如挪用援助资金),需按程序举报而非包庇,维护行业公信力。
-
持续提升专业能力:通过定期培训、案例研讨更新知识储备,避免因技术落后导致服务失误。例如掌握数字化工具提升偏远地区服务效率,或学习新颁布的《反家暴法》细则。
社会工作者需将上述规范内化为日常实践,面对伦理困境时(如案主自决与生命安全冲突),应通过督导机制寻求平衡。真正的专业精神体现在具体抉择中,而非空洞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