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违规行为通过扭曲财务信息、破坏市场信任、侵蚀公共资源,对社会经济秩序产生系统性危害,其影响远超单一企业范畴,需从监管、企业治理及社会监督多维度防范。
-
误导投资决策与市场失灵
会计造假案例(如虚构收入、隐瞒负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真实财务信息,错误配置资源。ST华通因年报虚假记载被处罚的案例显示,此类行为会引发股价暴跌、投资者诉讼,甚至触发市场连锁反应,加剧金融体系不稳定性。 -
削弱政府监管与公共资源滥用
企业通过虚报成本、伪造交易骗取税收优惠或补贴,直接挤占教育、医疗等公共预算。部分案例中,违规企业长期偷逃税款,不仅造成财政损失,更破坏税收公平性,助长“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
道德风险与社会信任危机
高管为短期利益操纵账目(如“小金库”、关联交易),传递投机取巧的价值观,降低商业诚信底线。当舞弊成为潜规则,公众对上市公司、审计机构的信任度将持续下滑,最终抑制整体经济活力。
总结:根治会计违规需强化企业内控(如独立审计)、加大违法成本(如刑事责任),同时鼓励媒体与公众参与监督,构建“不敢假、不能假”的透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