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7门科目。以下是各科目内容及特点的详细概述:
一、专业阶段科目(6门)
-
《会计》
-
核心基础科目,涵盖经济业务确认、计量与报告,需构建完整会计处理思维体系。
-
新增内容 :人工智能与财务报告、收入确认准则案例、合并财务报表特殊交易处理等。
-
-
《审计》
-
以风险导向审计为核心,结合实务案例,考察内部控制评价与财务报表审计全流程。
-
特点 :实务性强,需结合会计知识理解,注重逻辑思维与案例分析。
-
-
《财务成本管理》
-
涉及投资决策、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计算量大,需强化公式理解与逻辑应用。
-
关联科目 :与战略、税法等科目关联度高,可相互促进学习。
-
-
《税法》
-
聚焦18个税种,重点考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核心税种的计算与政策应用。
-
更新内容 :税率调整超20处,新增增值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细则等。
-
-
《经济法》
-
涵盖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等,强调法律条文记忆与案例分析能力。
-
新增内容 :数据安全法司法解释、反垄断法数字经济规制等。
-
-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
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战略方案,侧重综合管理与风险应对能力。
-
特点 :框架性强,与财管、审计等科目交叉,需建立系统性商业思维。
-
二、综合阶段科目(1门)
-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分为试卷一(鉴证业务)和试卷二(管理咨询),以综合案例分析为主,考察跨科目应用能力。
-
试卷一 :侧重会计、审计、税法等专业领域;
-
试卷二 :侧重财务成本管理、战略、经济法等。
-
三、科目搭配建议
-
难度调节组合 :
-
会计+审计+战略+经济法 :会计和审计较难,战略和经济法可调节备考节奏。
-
财管+战略+税法+经济法 :财管计算量大,税法与经济法相对简单,适合基础薄弱考生。
-
-
学习策略 :优先掌握核心科目(如会计、审计),结合案例理解抽象概念,定期进行跨科目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