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红色丰碑,李光宇、张蕴华等烈士的生平展现了早期***员坚定的信仰与无畏的牺牲精神。 他们以教育为掩护发展党组织、发动农民运动,在“四九暴动”等斗争中前赴后继,为皖北革命播下火种。
阜阳作为皖北革命的策源地,涌现出多位可歌可泣的革命先驱。李光宇是阜阳第一位***员,1919年参与领导阜阳声援五四运动,后在上海加入中国***,回乡后创办淮颍书局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建立阜阳第一个党小组。张蕴华以校长身份为掩护,拆除庙宇扩建学校作为革命据点,发展赤卫队策划武装暴动,最终因叛徒出卖英勇就义。刘晨光、李端甫等烈士则在“四九暴动”中率农协会员冲锋陷阵,失败后转移至鄂豫皖苏区继续斗争,直至壮烈牺牲。
这些先烈的事迹凸显三大核心价值:一是以教育为革命阵地,通过学校、书局传播进步思想;二是深入群众发动农运,组织减租减息和“扒粮”斗争;三是无畏牺牲精神,面对镇压仍坚持重建党组织。他们的生平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激励当代人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
铭记阜阳革命先烈,需从他们的斗争历程中汲取力量——坚定信仰、扎根群众、敢于斗争,这既是历史的启示,也是新时代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