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经济发展与县委书记的决策和领导密切相关,尤其在产业布局、营商环境优化和改革推进等方面体现显著影响。近年来,宿松县通过“工业立县兴县强县”战略、省际毗邻区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等举措,经济增速和竞争力持续提升,这与县委书记曹晓革主导的顶层设计和一线督导密不可分。
-
产业升级与招商引资的强力推动
县委书记曹晓革明确提出“工业强县”目标,通过“双招双引”政策吸引亿元级项目落地,如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他亲自走访企业、协调资源,推动临江产业园和智慧云仓等平台建设,促成项目“宿松速度”落地。例如,2025年县经开区规上企业达183家,新兴产业产值翻番,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向数智化转型。 -
营商环境改革的标杆实践
宿松县创新推出“宿事速办”品牌,曹晓革推行企业诉求“挂号制”书记项目,实施股长轮岗机制和柔性执法。2024年查处损害营商环境案例8起,优化审批流程后,企业办事效率提升30%以上。这种改革直接提升了投资竞争力,使宿松入选“安徽县域投资竞争力十强县”。 -
城乡统筹与生态经济的战略布局
曹晓革提出“山水美兹”理念,推动“两茶一渔”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文旅融合项目。例如,南冲村通过茶叶、羊肚菌产业实现集体收入百万元,环湖生态修复项目同步带动绿色经济。城乡协同发展模式成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 -
交通与区域协同的破局作用
县委书记主导推进G50扩容、宿彭过江通道等交通项目,强化宿松皖鄂赣节点城市地位。依托长江港口和毗邻区合作,2025年建成公用码头并引入物流企业,推动“低空+旅游”等未来产业,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宿松县的实践表明,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一把手”统筹全局、突破瓶颈。从产业规划到政策落地,县委书记的角色不仅是决策者,更是资源整合者和执行督导者。未来,宿松需持续发挥改革红利,巩固“冲百强”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