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因不同的评价机构和评价标准而有所差异。以下是2024年江西理工大学在不同排名机构中的最新排名情况。
校友会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
根据校友会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江西理工大学位列全国第138名。校友会排名主要考虑学校的综合实力、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因素,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江西理工大学在2024年的排名显示出其在理工类大学中的较强位置。
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
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中,江西理工大学位列全国第168名。软科排名侧重于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江西理工大学在这一排名中的表现也较为突出,反映了其在科研方面的实力。
USNews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
USNews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中,江西理工大学位列全国第1272名。USNews排名主要参考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江西理工大学在这一排名中的相对较低,可能与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关。
江西理工大学在江西省内的排名
校友会江西省内大学排名
在校友会2024年江西省内大学排名中,江西理工大学位列第8名。这一排名显示了江西理工大学在江西省内的领先地位,反映了其在地方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软科江西省内大学排名
软科江西省内大学排名中,江西理工大学位列第4名。软科排名在江西省内的表现进一步印证了江西理工大学在地方高校中的强劲实力。
江西理工大学的主要学科优势
冶金工程
冶金工程是江西理工大学的最强学科,在全国排名第6名,在江西省内排名第1名。冶金工程作为学校的王牌专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是该校的重要优势之一。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全国排名第91名,在江西省内排名第3名。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排名也较为靠前,显示了学校在材料科学领域的较强实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全国排名第59名,在江西省内排名第2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排名反映了学校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领域的较高水平。
江西理工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因评价机构和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来看,江西理工大学在理工类大学中表现较为突出,尤其在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上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在江西省内,江西理工大学也位列前列,显示出其在地方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江西理工大学在江西省内的大学排名如何?
江西理工大学在江西省内的大学排名较为靠前,根据2025年的最新排名数据,江西理工大学在江西省内的排名情况如下:
- 校友会排名:江西理工大学在江西省内的排名为第4位,全国排名为137位,被评为“中国高水平大学”。
- ABC中国大学排名:江西理工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为206位,江西省内排名第5位。
- 软科排名:江西理工大学在江西省内的排名为第5位,全国排名为168位。
江西理工大学有哪些知名的校友?
江西理工大学(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江理”,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的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办于1958年,位于赣州市,现任党委书记杨斌。校训为“志存高远、责任为先”。以下是一些江西理工大学的知名校友:
政界
- 郭声琨:1979年选矿专业毕业,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等职务。
- 徐乐江:1978年冶金机械专业毕业,现任中国***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等职务。
- 林武:1983年地质专业毕业,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山东省委书记。
- 李德水:1965年地质专业毕业,曾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企业界
- 龙子平:1982年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现任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曹建国:1982年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现任海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学术界
- 王运敏:1982年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山安全技术专家。
- 赖远明:1983年地质专业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寒区工程、冻土学家。
- 杨春和:1984年地质专业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岩石力学专家。
江西理工大学的就业前景如何?
江西理工大学的就业前景整体较为广阔,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就业率
-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根据《江西理工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截至2024年8月31日,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4.24%。
- 升学率:2023-2024学年,本科毕业生中有29.77%选择升学,其中22.79%考取国内硕士研究生,6.98%选择出国留学。
就业行业分布
- 江西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涵盖机械制造、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商科等多个行业。特别是在金属冶炼及加工、IT软件、电子技术、互联网和加工制造等行业,毕业生有较好的就业表现。
就业地域分布
- 毕业生主要流向泛长江三角洲地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此外,不少毕业生选择留在江西省内发展,尤其是赣州市,这与学校在当地的影响力及与地方产业的紧密联系密切相关。
就业单位性质
- 毕业生签约单位以其他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主,占比分别为58.71%和28.03%。此外,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进入三资企业、科研设计单位、机关等单位工作。
就业指导与服务
- 学校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包括职业规划与就业体验活动、求职技巧实战营等,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此外,学校还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