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是中国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前身为1897年创办的求是书院,历经百年发展,以“求是创新”为校训,形成了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国际化视野,其历史背景可概括为四个关键阶段:
-
求是书院时期(1897-1928):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由杭州知府林启创立,倡导“务求实学”的教育理念,奠定浙大“求是”精神根基。
-
国立浙江大学时期(1928-1952):1928年正式定名“国立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领导下迅速崛起,抗战时期西迁办学(“文军长征”),成为“东方剑桥”,跻身民国四大名校。
-
院系调整与重组(1952-1998):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浙大拆分出部分学科,主体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后逐步恢复综合性大学定位。
-
四校合并新时期(1998至今):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浙大,学科实力全面增强,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浙江大学的历史既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缩影,也展现了坚韧求真的学术品格。其发展轨迹印证了教育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值得每一位关注高等教育的人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