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加密+印刷防伪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防伪技术综合了多种高科技手段,主要分为机读防伪和视读防伪两大类,具体如下:
一、机读防伪技术(核心防伪手段)
-
芯片技术
采用非接触式IC芯片存储持证人的生物识别信息(如指纹)和加密后的身份数据,通过专用设备读取时完成身份认证,有效防止信息篡改。
-
加密存储
机读信息经密码技术加密后存储于芯片,确保数据安全性。芯片内置的加密模块可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视读防伪技术
-
彩虹印刷与定向光变色膜
-
身份证底纹采用彩虹印刷技术,颜色从左至右呈现浅蓝色、浅粉色、浅蓝色变化。
-
正面“长城”图案和背面“中国CHINA”字符采用定向光变色膜,不同角度观察颜色变化(如左眼黄、右眼绿、合眼蓝)。
-
-
缩微文字与荧光印刷
-
底纹中隐含由“JMSFZ”(居民身份证汉语拼音)组成的微缩字符,需放大观察。
-
背面“长城”图案采用荧光印刷,在紫外灯下可见特定荧光效果。
-
-
其他防伪标识
-
扭索花纹(彩虹印刷):底纹中的线条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多彩效果。
-
水印与微缩文字:部分版本包含隐形水印和微缩文字,增强防伪难度。
-
三、其他安全特性
-
材料与工艺 :身份证采用耐用的聚碳酸酯材料,表面防伪膜和印刷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全国联网查询 :通过加密技术实现公安机关与各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络互查,保障信息管理安全性。
四、防伪验证方法
-
光学验证 :观察彩虹印刷、荧光图案及定向光变色效果。
-
设备读取 :使用身份证读卡器验证芯片信息。
-
防伪码核对 :部分版本包含防伪码,需通过官方渠道核验。
通过芯片加密与印刷防伪技术的结合,第二代身份证有效提升了防伪性能,保障了个人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