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警察学院的入警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公安类专业的入警率更是显著。以下是关于广西警察学院入警率的详细信息。
入警率数据
公安类专业入警率
广西警察学院的公安类本科专业学生参加公安联考,通过率都在90%以上,整体入警率达到91%以上。这一数据表明,广西警察学院的公安类专业在培养质量和就业方面表现优异,能够有效补充公安系统的专业人才需求。
其他专业入警率
广西警察学院的非公安类专业的入警率相对较低。例如,2023届非公安专业毕业生落实率为84.12%。虽然非公安类专业的入警率较低,但整体就业率仍然较高,达到85.4%。
就业情况
就业率
广西警察学院2023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85.84%,其中公安专业就业率高达95.23%。这一数据反映了广西警察学院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良好,尤其是公安专业的高就业率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整体就业率。
就业领域
广西警察学院毕业生主要在公安机关、边防部队、交通管理部门等警务领域就业,也可以选择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安保工作。广泛的就业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选择,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就业竞争力。
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
师资力量
广西警察学院拥有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65人,其中专任教师57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0.05%,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75.65%。
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为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入警率和就业率。
教学设施
广西警察学院占地面积72.7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7.7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875.72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4.58万册,电子图书67.22万册。
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科研条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广西警察学院的入警率较高,尤其是公安类专业的入警率高达91%以上。学院的整体就业率也表现良好,达到85.84%。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有志于从事公安工作的学生来说,广西警察学院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广西警察学院2023年的入警率是多少?
广西警察学院2023年的入警率较高,尤其是公安类专业的毕业生。根据相关数据,2023届公安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入警率达到88.4%。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入警率是针对公安类专业的毕业生,而非公安类专业的学生入警率则相对较低,需通过国考、省考等其他途径入警。
广西警察学院有哪些知名的校友?
广西警察学院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唯一一所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自成立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公安人才。以下是一些广西警察学院的知名校友:
杨申
- 职务:北海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
- 荣誉: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四次
丁丁
- 职务:柳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情报大队三级警长
- 荣誉:全国打假行动成绩突出个人,全区优秀人民警察
王贺
- 职务:南宁市邕宁区副区长、南宁市公安局邕宁分局局长
- 荣誉:一级警督警衔,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
陈子丽
- 职务: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副教导员
- 荣誉:公安部机动车高级查验员,全国交警系统“执法标兵”
张华强
- 职务:阳朔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
- 荣誉:从警近十年来,多次立功受奖
黄健鹏
- 职务:贵港市禁毒支队支队长
- 贡献:在禁毒工作中表现突出,深受群众好评
韦继伟
- 职务:百色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
- 荣誉: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各种嘉奖17次
黄俊
- 职务:塔斯海垦区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
- 表现:工作勤奋,业务能力强,深受领导和同事好评
广西警察学院的就业前景如何?
广西警察学院的就业前景整体较为广阔,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就业率
- 整体就业率:广西警察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022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65%,高于当年广西高校平均水平(78%)。
- 公安类专业就业率:公安类本科专业的整体入警率达到91%以上,最终都是到各地公安部门工作。
就业去向
- 主要就业地区:广西警察学院已就业的学生中,87.58%的人选择在广西区内工作,12.42%的人选择在广西区外工作。
- 主要就业单位:毕业生主要签约党政机关(占比24.86%)、非国有企业(占比36.26%)、国有企业(占比1.99%)等。
就业优势
- 行业认可度高:作为广西唯一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广西警察学院在公安政法领域享有崇高地位,行业认可度非常高。
- 公安联考优势:学校的公安类本科专业学生参加公安联考,通过率都在90%以上,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就业服务
- 就业指导与帮扶:广西警察学院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帮扶服务,通过举办招聘会、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提供实习机会等多种方式,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市场、提升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