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从2010年开始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这是国家研究生考试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区分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英语能力要求。
-
改革背景与时间节点
2010年之前,考研英语仅有一套统一试卷。随着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细化,教育部将英语考试分为两类:英语(一)延续原统考模式,面向学术型硕士及部分专业型硕士(如临床医学、法律硕士等);英语(二)则针对不考英语(一)的专业学位硕士,如工商管理、会计等,难度相对较低。 -
两类考试的核心差异
- 适用对象:英语(一)覆盖所有学术型硕士及部分专业型硕士;英语(二)专为特定专业学位设置。
- 难度与题型:英语(一)词汇要求更高,阅读题材偏学术,翻译部分为长难句;英语(二)词汇无超纲要求,阅读更贴近实际应用,翻译为段落整体处理。
- 写作分值:英语(一)大作文分值较低但要求更高(160-200词);英语(二)大作文多为图表题,字数要求150词以上。
-
考生选择建议
报考前需明确目标专业类别,学术型硕士必考英语(一),部分专业型硕士可灵活选择。英语(二)虽整体难度较低,但需针对性训练应用型题型,如图表作文。
总结:2010年的改革使考研英语更精准匹配不同培养目标,考生需根据专业要求提前规划复习重点,强化对应题型训练以提升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