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0个阳谋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0个阳谋‌以公开透明的策略达成目的,‌核心亮点‌包括:‌利用对手心理弱点‌、‌借势而为的智慧‌、‌以退为进的战略艺术‌。以下是典型代表:

  1. 围魏救赵(战国)
    孙膑直攻魏国都城,迫使庞涓撤军回援,以解赵国危机。

  2. 推恩令(西汉)
    汉武帝要求诸侯将封地分给所有子孙,逐步削弱诸侯势力。

  3. 二桃杀三士(春秋)
    晏子用两个桃子引发三位勇士内斗,兵不血刃消除威胁。

  4. 杯酒释兵权(北宋)
    赵匡胤宴请将领,以和平方式收回兵权,巩固中央集权。

  5. 金刀计(北魏)
    慕容垂假意赠刀表忠心,实则诱导对手暴露谋反意图。

  6. 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
    曹操控制汉献帝,以正统名义号令天下诸侯。

  7. 七擒孟获(三国)
    诸葛亮反复释放孟获,使其心服归顺蜀汉。

  8. 远交近攻(秦朝)
    范雎建议联合远方国家,优先攻占邻国,逐步统一六国。

  9. 空城计(三国)
    诸葛亮大开城门示弱,利用司马懿多疑心理退兵。

  10. 鸿门宴(秦末)
    项羽设宴试探刘邦,虽未下手却暴露双方矛盾关键。

这些阳谋展现了古人‌以智取胜‌的哲学,至今仍为策略研究的经典案例。

本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0个阳谋》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39063.html

相关推荐

每个人的阴历和阳历怎么重合

​​阴历和阳历生日通常每隔19年重合一次,但受闰月等因素影响,实际可能相差1天或更久,部分人甚至终生无法遇到完全重合的情况​ ​。这一现象源于两种历法计算方式的差异: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周期(约29.53天/月)为基础,年长约354天;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周期(365.2422天/年)为准,两者每年相差约11天。通过“19年7闰”的调整机制(即19年中加入7个闰月),两种历法得以周期性对齐。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19岁阴历阳历重合吗

19岁阴历阳历重合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并非每个人的生日都会完全重合,有时可能会相差一天。这主要与阴历和阳历的置闰规则有关。 阴历与阳历的基本区别 阴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月相变化为基础,同时参考太阳回归年,通过设置闰月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而阳历(公历)则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础的历法,其年份长度固定为365天或366天。 19年置闰周期 农历的置闰规则非常特殊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19年一次的阴历阳历重合

​​阴历和阳历大约每19年会出现一次日期重合的现象,但并非绝对精确,有时可能相差一天。​ ​ 这一奇妙规律源于农历“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法则,通过周期性补足阴阳历的时间差实现近似同步。以下是关键解析: ​​天文原理​ ​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365.2422天)为基础,农历则结合月相周期(平均29.5306天/月)和太阳回归年。由于12个农历月仅约354天,比阳历年少11天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生日阳历阴历重合意味着什么

生日阳历与阴历重合是一种自然历法现象,主要与历法计算规则相关,目前并无科学依据表明其具有特殊意义。以下是具体分析: 历法差异与重合规律 阳历(太阳历)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每年365.25天;阴历(月亮历)以月相变化为基准,每年354.36天。两者差异导致约每19年出现一次重合,但实际可能因闰月规则略有偏差。 文化寓意与民间说法 部分传统观念认为这种重合象征“双重生命力”或“吉祥”,可能带来学业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农历和阳历重合叫什么

农历和阳历重合的现象被称为​​“阴阳合历重合”​ ​或​​“公历农历日期重合”​ ​,其核心规律是​​每19年周期性出现一次​ ​,但可能因闰月设置存在1天误差。这种巧合源于两种历法对日月运行周期的不同计算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历法的独特智慧。 ​​​ ​ ​​19年周期​ ​:因农历“十九年七闰”规则,19个农历年与19个公历年长度接近,导致日期周期性重合。 ​​浮动范围​ ​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38岁阴历阳历重合的生日说说

关于38岁阴历阳历重合的生日祝福,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核心结论 38岁生日双历重合是难得的缘分,适合表达感恩与对未来的期许。以下是精选的祝福文案及核心要点: 一、感恩父母与家人 核心表达 :感谢父母多年养育之恩,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延伸祝福 :愿家人健康长寿,家庭和睦美满,岁月静好。 二、自我期许与成长 积极展望 :38岁是人生的新起点,愿以更成熟的态度面对生活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阴历阳历重合预示什么

‌阴历阳历重合并非特殊天象或吉凶预兆,实质是两种历法计算方式的周期性同步 ‌。‌关键亮点 ‌:①19年一次的"默冬周期"是重合主因;②仅日期对应,节气、月相仍按各自规律运行;③对日常生活无直接影响,但传统节日与公历日期会短暂对齐。 ‌历法差异的本质 ‌ 阴历以月相周期(约29.5天)计月,年长约354天;阳历以地球公转周期(365.24天)计年。两者每年相差11天,需通过置闰调节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阴历阳历重合的祝福语

阴历阳历重合时,人们常用祝福语表达喜悦和吉祥。这种重合现象通常发生在农历和公历的日期完全一致时,比如公历11月1日是农历十月初一。以下是阴历阳历重合时的祝福语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重合现象的周期性 阴历阳历重合是历法的一种自然现象,大约每19年会出现一次。这种周期性源于农历的“十九年七闰”规则,即每19年通过添加7个闰月来调整农历与公历的差异,使两者重新对齐。例如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38岁生日阴阳历重合感想

​​38岁生日阴阳历重合,是人生难得的“双历同辉”时刻,既蕴含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也象征着生命轨迹的独特韵律。​ ​这一现象因农历与公历每19年周期对齐而产生,​​既是自然历法的巧合,也被视为事业顺遂、人际和谐的祥瑞之兆​ ​。 ​​历法规律与科学本质​ ​ 阴阳历重合源于农历“19年7闰”的置闰规则,确保两种历法长期同步。38岁恰逢第二个19年周期,属于自然规律,无需过度玄学解读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阴阳历重合是什么意思

阴阳历重合是指阴历(农历)和阳历(公历)在某一特定日期上完全相同 的现象。这种重合并不经常发生,通常每隔19年左右会出现一次。 阴阳历重合的频率 19年周期 :由于19个农历年的长度(约6939.69天)与19个公历年的长度(约6940天)几乎相等,因此每过19年,农历和公历几乎会回到同一“起跑线”,从而导致生日重合。 其他周期 :除了19年周期外,还有11年和46年的周期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为什么19年阴历阳历重合

19年置7闰 19年阴历阳历重合的现象源于农历采用“19年置7个闰月”的置闰规则,这一规则通过协调阴历月相周期(约29.53天/月)与阳历年(约365.24天)的差异,实现了两种历法系统的同步。具体原因如下: 一、基本时间差与置闰需求 阳历与阴历的天然差异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约365.2422天)为基础,而阴历以月相变化(朔望月约29.53天)为依据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阴历阳历重合有何寓意

阴历和阳历重合这一现象,在传统观念中被赋予了多重寓意和象征意义。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析: 寓意 吉祥与幸运 :阴历和阳历重合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双重的生命力和幸福。这种重合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生日,应该好好庆祝,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份喜悦和幸福。 改变命运 :有说法认为,阴历和阳历重合可能会带来好运和吉祥,特别是在职场上,可能会带来好的机遇和顺利。 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十九年阴历阳历重合

​​阴历和阳历大约每19年会出现一次日期重合的现象,这一规律源于农历“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法则,通过周期性补足阴阳历的天数差异实现对齐,但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1天的误差。​ ​ ​​历法差异是根本原因​ ​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365.2422天)为基础,农历则结合月相变化(平均29.5306天/月)和太阳回归年。两者每年相差约11天,19年累计约209天,接近7个月,需通过闰月调整。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夏至日禁忌

夏至日作为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传统习俗中隐藏着诸多健康与运势的禁忌,​​核心可概括为“避寒护阳、饮食清淡、忌动土理发”​ ​。这些禁忌融合了中医养生智慧与民俗文化,旨在顺应自然规律,避免因行为不当引发身体不适或运势受损。 饮食上需严格避免生冷油腻,隔夜菜更是大忌。夏季脾胃虚弱,冷饮、冰品易导致腹痛腹泻,而隔夜菜易滋生细菌和亚硝酸盐。建议选择白灼海鲜、清蒸蛋奶等清淡高蛋白食物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中国夏至日昼夜时间

夏至日是中国一年中昼夜时间差异最显著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最长,黑夜时间最短,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6月21日或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 具体特点 日照时间最长 :夏至日当天,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间是一年中最长的,白天明显长于夜晚。例如,在哈尔滨等北方城市,白昼时间可超过17小时。 昼夜时间差异大 :越往北的地区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夏至日在几月几日前后

6月20-22日 夏至日的公历日期为 每年6月20日至22日之间 ,具体日期每年可能略有变动。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日期范围 夏至日固定在公历6月20日、21日或22日交节,这一日期范围由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黄经90°)确定,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 天文特征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极值。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例如北京可达15小时。 文化与农业意义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夏至日为什么不是固定的

‌夏至日并非固定在每年同一天,主要原因是 ‌:‌地球公转周期并非整数天(约365.2422天) ‌,导致每年夏至时刻比前一年推迟约6小时;‌闰年调整 ‌通过2月29日补足时间差,使夏至日在6月20-22日之间波动;‌时区差异 ‌也会让同一夏至时刻在不同地区显示为不同日期。 ‌分点展开原因 ‌: ‌地球公转的“不完美”周期 ‌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需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365.2422天)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万年历2051立夏时间

​​2051年立夏时间为公历5月5日20:46:20,农历三月廿五​ ​,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启,太阳到达黄经45°。这一节气以气温显著升高、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为特点,是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重要时间节点。 ​​精确时间与天文依据​ ​ 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其计算基于太阳黄经位置。2051年立夏精确到时分秒(20:46:20),与农历三月廿五重合,体现中国历法“阴阳合历”的智慧。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夏至日历图片

​​夏至日历图片是展现节气文化与视觉美学的绝佳载体,结合传统习俗与现代设计元素,既能满足用户对节气知识的需求,又能提供高清、创意或实用的图片资源。​ ​ 以下从内容价值、设计方向和实用建议展开: ​​内容深度与原创性​ ​ 夏至日历图片需融入节气核心知识,如“白昼最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等天文特点,并关联传统习俗(如吃夏至面、祭祖)。可参考邮票、手绘插画等文化符号,避免千篇一律的荷花荷叶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夏至日示意图

夏至日示意图生动展示了太阳在夏至这一天的运行轨迹及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理解天文现象的重要工具。以下分点说明夏至日的核心特点及其意义: 1. 夏至日的定义与时间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标志着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地球自转轴倾斜导致的结果。 2. 示意图的核心内容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夏至日示意图显示太阳运行至黄经90°

2025-05-18 建筑工程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