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六年级保护环境倡议书时,需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突出行动导向和情感共鸣。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结构框架
-
标题与称呼
标题直接点明主题(如“保护环境六年级倡议书”),称呼可写“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或“全体师生”,增强亲近感。
-
引入主题
通过描述校园环境或地球现状(如“绿树成荫的校园”“地球母亲”“资源枯竭危机”)引发共鸣,强调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
具体倡议内容
-
环保行为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不攀折绿化带;
-
资源节约 :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一水多用、减少一次性用品(如塑料袋、筷子);
-
文明习惯 :有序用餐、不损坏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
-
-
行动号召
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结尾,鼓励师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形成自觉行动。
二、写作要点
-
语言简洁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复杂句式,便于学生理解。
-
情感共鸣
通过描述环境变化(如“暴劣天气”“白色污染”)引发情感共振,增强倡议的感染力。
-
具体可操作
提出具体的行为规范(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便于师生执行。
三、示例结构
开头 :描述校园环境现状,如“绿树成荫的校园因垃圾乱丢失去生机”;
主体 :分点列出环保行为、资源节约、文明习惯等倡议;
结尾 :号召师生行动,如“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
通过以上结构,既能体现倡议的系统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