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地理学的核心代表人物包括:丹尼斯·科斯格罗夫(强调景观符号学)、彼得·杰克逊(聚焦文化政治与身份)、多琳·马西(提出“地方感”理论)以及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理论奠基人)。这些学者通过批判传统地理学,将文化、权力和空间动态结合,重塑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1. 丹尼斯·科斯格罗夫
以《景观与欧洲视角》闻名,主张景观是文化符号的载体,通过绘画、地图等媒介解码权力关系。其研究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景观如何成为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工具。
2. 彼得·杰克逊
代表作《意义的地图》提出文化是争夺的场域,关注阶级、性别与种族如何塑造空间实践。他推动了“新文化地理学”这一术语的普及,强调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政治。
3. 多琳·马西
提出“全球地方感”概念,批判静态的地方观,认为地方是多重社会关系交织的动态节点。她的研究对全球化时代的身份认同与空间不平等影响深远。
4. 爱德华·索亚
通过《第三空间》构建“空间三元辩证法”,将物理空间(第一空间)、想象空间(第二空间)与流动的实践空间(第三空间)结合,为后现代地理学提供方法论框架。
总结:新文化地理学代表人物以跨学科视角重新定义空间与文化的关系,其理论至今影响着城市规划、社会学等领域。若想深入理解,可从他们的经典著作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