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文化、时间支持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保障体系,旨在通过政策工具和服务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尊重生育的社会氛围。根据权威信息来源,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支持措施:
一、经济支持
-
税收减免与补贴
将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2023年标准提高至每月2000元。 部分省份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例如江苏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加大补贴力度,对生育一孩家庭给予社保补贴。
-
育儿津贴与福利
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超半数省份生育津贴支付期限不低于158天,设立15天配偶陪产假、5-20天父母育儿假。 23个省份探索生育补贴,20余个省份将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二、社会支持
-
育幼服务体系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优先实现地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模式。 推广托幼一体服务,鼓励社区嵌入式托育发展。
-
教育与医疗保障
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三、文化支持
-
生育友好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生育友好型社会宣传,营造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社会氛围。
四、时间支持
-
生育休假制度
完善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将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纳入生育保险,保障产假、陪产假、育儿假等假期落实。
其他关键措施
-
住房支持 :部分城市探索对多孩家庭购房给予优惠。
-
就业支持 :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评选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
总结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通过经济、社会、文化、时间等多维度措施,形成政策协同效应,旨在缓解家庭生育成本压力,提升生育意愿,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差异化政策,形成全国性政策框架与地方特色措施相结合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