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比较强的院校中,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等名列前茅,这些院校在教学、科研以及就业等方面都各有突出优势。
电子科技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摇篮”,该校在通信工程领域优势明显,是“黄埔军校”般的存在,为华为、中兴等企业输送了大量核心人才。其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均为A+,拥有抗干扰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届毕业生中,华为录用687人,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强劲,保研率22%,是中电集团校招首选。
清华大学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集成电路、通信技术等方向的研究水平国际领先。电子工程系能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实验室设备,学生还有机会参与国家级重点项目,毕业生深受华为、中兴等头部企业青睐,年薪普遍超过25万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雷达技术的优势院校,在军工电子方面特色鲜明,是军工电子人才摇篮。该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同样为A+,雷达信号处理全国第一,中国电科下属单位校招占比40%,保研率20%,与航天科工集团核心合作紧密。
北京邮电大学是通信领域的“黄埔军校”,互联网大厂录取率68%。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A+,拥有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将其作为校招重点目标,2024届毕业生起薪平均12.5万/年。
东南大学在毫米波技术方面全球领先,是6G标准制定核心参与单位。学校的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显著,尤肖虎团队的6G研究国际领先,华为天才少年计划高频录用该校学生,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还会进行定向培养。
除了以上院校,还有不少院校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表现出色。例如浙江大学在AI芯片与智能传感交叉领域有突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航天电子系统设计方面是北斗导航核心参与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在光刻机关键技术攻关上有优势;华中科技大学在存储芯片与光电技术领域与长江存储等企业深度合作;深圳大学借助大湾区产业资源,在智能硬件方向发展突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上有优势,是阿里系技术岗“黄埔军校”;南京邮电大学在长三角芯片企业的校招中表现出色;重庆邮电大学在车联网方向就业率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华南军工电子人才基地;北京理工大学在雷达系统与无人作战技术上有强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芯片与量子通信领域全球领先;天津大学在智能传感器与生物医学电子方面有特色;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气象雷达领域有垄断优势。
不同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各具特色,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要结合自身的兴趣、成绩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