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目录格式设置的核心要点是:规范层级结构、自动生成目录、统一字体与页码对齐。目录作为论文的导航框架,需包含所有章节标题(如引言、正文、结论等)及对应页码,且必须与正文内容严格一致。以下是具体设置方法:
-
位置与标题规范
目录应位于摘要之后、正文之前,独立成页。标题“目录”使用黑体三号字加粗居中,下方空一行后开始列内容。一级标题(如“第1章”)用黑体小三号,二级标题(如“1.1”)用宋体四号,三级标题字号不小于小四号,行距建议固定值20-22磅。 -
内容完整性
目录需涵盖论文全部核心部分:摘要、各章节、参考文献、附录等。标题文字需与正文完全一致,避免冗长或模糊表述。页码用阿拉伯数字右对齐,可通过Word“引用-目录”功能自动生成,并支持后续一键更新。 -
自动生成技巧
在Word中,先在大纲视图设置各级标题的大纲级别(一级标题设为1级,二级为2级),返回普通视图后点击“引用-目录”插入自动目录。若内容修改,右键“更新目录”即可同步调整页码和标题。 -
细节优化
- 图表目录:若论文含大量图表,可单独生成“图目录”“表目录”,格式与主目录一致。
- 页码连续性:确保目录页码与正文实际页码对应,无跳跃或重复。
- 学校要求优先:部分院校对目录字体、行距有特殊规定,需提前确认模板。
总结:规范的目录能显著提升论文的专业性和可读性。建议初稿完成后反复核对目录与正文的一致性,并利用自动化工具减少手动调整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