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其他单列)、天津外国语大学(其他单列)、烟台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较高收费)、上海商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单列专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安徽艺术学院、河北北方学院、铜陵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贵阳学院、湖北工程学院、周口师范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其他单列)、长春工业大学
2025年河南高考524分能报考的大学有不少,不过高考录取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招生计划、报考人数、试题难度等。参考过往数据能为考生提供一定的报考方向,但不能完全确定当年的录取结果。以下为你详细分析。
(一)参考2024年情况
- 文科类院校 |院校名称|属性|所在地|科目|2024分数/位次|批次| | ---- | ---- | ---- | ---- | ---- | ---- | |河北工程大学|公办|河北|文科|527/23432|本科二批| |温州肯恩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浙江|文科|527/23432|本科一批| |新乡医学院|公办|河南|文科|527/23432|本科一批|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公办|江苏|文科|527/23432|本科二批| |长春理工大学|公办|吉林|文科|527/23432|本科一批| |天津财经大学|公办|天津|文科|527/23432|本科一批| |哈尔滨理工大学|公办|黑龙江|文科|527/23432|本科一批|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公办|湖北|文科|527/23432|本科二批|
虽然这里列举的是527分的文科院校,但524分的文科考生可将其作为冲一冲的目标院校。在报考时,要综合考虑院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地域因素等。 2. 理科类院校
院校名称 | 属性 | 所在地 | 科目 | 2024分数/位次 | 批次 |
---|---|---|---|---|---|
山东农业大学 | 公办 | 山东 | 理科 | 527/91117 | 本科一批 |
昆明医科大学 | 公办 | 云南 | 理科 | 527/91117 | 本科二批 |
广东医科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理科 | 527/91117 | 本科一批 |
锦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理科 | 527/91117 | 本科二批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公办 | 四川 | 理科 | 527/91117 | 本科一批 |
同样,理科524分的考生可把这些院校作为“冲”的选择。对于理科考生来说,除了院校的综合实力,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潜力等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二)参考2021年情况
- 文科类院校 |学校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文理科|分数| | ---- | ---- | ---- | ---- | ---- |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本科二批|普通类|文科|5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本科二批|普通类|文科|525|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本科二批|普通类|文科|525| |西北民族大学|本科二批|少数民族|文科|525| |赣南科技学院|本科二批|普通类|文科|525| |新乡学院|本科二批|普通类|文科|525| |池州学院|本科二批|普通类|文科|525| |吉林师范大学|本科二批|其他单列|文科|524| |忻州师范学院|本科二批|普通类|文科|524| |长沙医学院|本科二批|普通类|文科|524| |黄淮学院|本科二批|普通类|文科|524|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二批|普通类|文科|524|
对于文科524分左右的考生来说,这些院校具有一定的报考价值。不同院校在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上有所不同,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 2. 理科类院校
学校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文理科 | 分数 |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理科 | 525 |
天津理工大学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理科 | 525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理科 | 525 |
西北师范大学 | 本科二批 | 高收费专业 | 理科 | 525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理科 | 525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本科一批 | 其他单列 | 理科 | 524 |
辽宁科技大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理科 | 524 |
大连民族大学 | 本科一批 | 少数民族 | 理科 | 524 |
华中科技大学 | 本科一批 | 其他单列 | 理科 | 524 |
成都工业学院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理科 | 524 |
烟台大学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理科 | 524 |
遵义医科大学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理科 | 524 |
理科考生在报考这些院校时,要关注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也要考虑院校的地理位置、校园文化等因素。
考生在报考时需充分考虑自身兴趣爱好、专业倾向和未来职业规划,结合各院校的招生政策、专业特色、就业情况等因素,合理填报志愿。密切关注当年的招生信息和录取动态,增加被录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