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的高校名单已经公布,涉及多个省份和院校。以下是一些参与征集志愿的高校及其相关信息。
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高校名单
河南省
河南省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高校包括南阳理工学院、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辽宁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扬州大学等。
这些院校多为国内知名高校,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研究实力,适合高分考生报考。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高校包括陆军装甲兵学院、陆军军医大学等。这些院校在军事领域具有特殊地位,适合对军事专业感兴趣的考生。
重庆市
重庆市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高校包括南京警察学院、陆军军医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这些院校在公安、法律和财经领域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学术实力。
山东省
山东省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高校包括山东交通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武警特种警察学院等。这些院校在交通、师范和公安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适合相关专业的考生。
山西省
山西省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高校包括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等。这些院校在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适合不同兴趣的考生。
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高校录取分数线
广东省
广东省2024年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普通类(历史)分数线为415分,普通类(物理)分数线为430分。这些分数线相对较低,为部分考生提供了捡漏的机会。
河北省
河北省2024年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普通类(历史)分数线为410分,普通类(物理)分数线为425分。分数线较低,适合分数未达一批次录取线的考生。
福建省
福建省2024年本科二批第二次征求志愿普通类物理组分数线为460分,普通类历史组分数线为480分。分数线较高,适合分数较高的考生。
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高校招生人数
四川省
四川省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院校包括西北民族大学、防灾科技学院、新疆政法学院等,招生人数分别为451人、287人和236人等。这些院校和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提供了较多的录取机会。
陕西省
陕西省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院校包括河北科技学院、保定理工学院、三亚学院等,招生人数分别为786人、506人和230人等。这些院校和专业招生人数较多,适合不同兴趣的考生。
甘肃省
甘肃省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院校包括西北民族大学、防灾科技学院、新疆政法学院等,招生人数分别为451人、287人和236人等。这些院校和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提供了较多的录取机会。
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涉及多个省份和院校,包括国内知名高校和军事院校。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和招生人数有所不同,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进行填报。
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及专业有哪些
2024年本科二批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及专业如下:
河南省
-
文科:
- 大连交通大学:俄语、旅游管理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学
- 贵州财经大学:旅游管理
- 广西民族大学:旅游管理
- 汉口学院:旅游管理
- 南昌工学院:旅游管理
- 福州理工学院:旅游管理
-
理科:
-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学
-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 黑龙江科技大学:土木工程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 鲁东大学:物理学
-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
四川省
-
文科:
- 西北民族大学
- 新疆政法学院
- 防灾科技学院
- 天津仁爱学院
- 天津传媒学院
- 河北经贸大学
- 张家口学院
-
理科:
- 河北地质大学
- 山西师范大学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沈阳大学
- 大连大学
- 北华大学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山东省
-
文科:
- 北京服装学院:轻化工程
- 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
- 太原师范学院:物理学(师范类)
-
理科:
- 无具体信息
陕西省
-
文科:
- 华北理工大学
- 沧州交通学院
- 长春大学
- 烟台大学
- 青岛工学院
- 温州大学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理科:
- 沈阳理工大学
- 吉林农业大学
- 安徽工程大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甘肃省
- 无具体信息
安徽省
-
文科:
-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 郑州警察学院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
理科:
- 郑州警察学院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 南京警察学院
- 华东政法大学
如何提高本科二批征集志愿的录取概率
要提高本科二批征集志愿的录取概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了解征集志愿的录取机制
- 征集志愿的定义:征集志愿是在第一轮录取结束后,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部分,提供给未被录取的考生再次选择的机会。
- 录取方式:多为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投档。
- 录取分数线:通常高于或等于第一轮录取的分数线,因为剩余计划的竞争更加激烈。
2. 合理评估自身情况
- 成绩定位:根据模拟考试成绩和排名,明确自己在全省或全市的位置,合理评估能报考的院校层次。
- 兴趣与能力:结合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
3. 关注剩余招生计划
- 查询缺额院校:通过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本科二批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的剩余计划数、填报分数要求等信息。
- 选择院校和专业:优先选择剩余计划较多的院校和专业,适当考虑偏远地区或冷门专业,这些选择的录取分数线通常较低。
4. 合理设置志愿梯度
- 冲稳保策略:第一个志愿可以稍微冲一冲,选择略高于自己成绩的院校;第二个志愿要稳一稳,选择与自己成绩匹配的院校;第三个志愿要保底,选择低于自己成绩的院校,确保有学校读。
- 志愿顺序:将最想去的院校和专业放在前面,按照录取概率从高到低排列。
5. 熟悉志愿填报规则
- 平行志愿:掌握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合理安排志愿顺序,避免高分低录或滑档。
- 填报时间: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不要错过填报截止时间。
6. 填报技巧
- 量力而行,服从调剂:不要盲目冲高,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合理选择院校和专业。如果对专业没有特别要求,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增加录取机会。
- 多次征集机会:本科二批征集志愿通常不止一次,考生可以通过多次尝试增加录取机会。
本科二批征集志愿的填报技巧和注意事项
本科二批征集志愿的填报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填报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考生更好地利用这一机会:
填报技巧
-
密切关注信息:
- 及时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或相关渠道发布的征集志愿信息,了解填报时间和剩余计划。
- 一般而言,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较短,考生需尽早填报,避免错过机会。
-
量力而行,合理定位:
- 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院校和专业,避免盲目冲高。
- 建议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即第一个志愿可以稍高一些,第二个志愿选择与自己分数相近的学校,第三个志愿选择保底的学校。
-
冷热结合,形成梯度:
- 在填报志愿时,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
- 结合冷门院校和热门院校,形成合理的志愿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
利用多次征集机会:
- 本科批征集志愿通常不止一次,考生可以通过多次尝试增加录取机会。
- 部分考生甚至通过多次征集成功录取。
注意事项
-
确认资格:
- 只有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征集志愿。
- 在填报前,务必确认自己的录取状态,避免重复填报。
-
了解院校和专业要求:
- 在填报志愿前,详细了解院校的招生章程、专业设置、收费标准等信息。
- 注意查看《招生考试之友》专业目录,确保所报专业符合要求。
-
服从调剂:
- 如果对专业没有特别要求,建议选择“服从调剂”,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 但需注意,一旦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将无法更改。
-
按时提交:
- 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通常较短,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报并提交。
- 建议提前准备好相关信息,避免在填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